活動:《回返與重啟-馬來西亞中文戲劇論壇:1990年代迄今》
主辦單位:ASLI戲劇聯盟
聯辦單位:馬來亞大學中文系、新紀元大學學院戲劇與影像系、臺灣文化部、駐馬來西亞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
日期:2018年10月27- 28日
地點:馬大文學院B講堂
文:于善祿(論壇觀察人、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助理教授)
關注馬來西亞中文戲劇多年,直至今年,總算有機會造訪馬來西亞,6月下旬應邀到檳城,擔任路人甲劇團舉辦的「崇“Young”戲劇比賽」評審委員,10月底則是到吉隆坡參與ASLI戲劇聯盟主辦的「馬來西亞中文戲劇百年紀念論壇」,擔任論壇的觀察人之一。
從論壇緣起(單張)的標題「一九九零年代迄今與臺灣戲劇關係研探」,到論壇顧問孫春美的發言內容,得悉臺灣現當代劇場與戲劇教育對於馬來西亞中文劇場發展的影響深遠,相關人士的名單一字排開,孫春美、高俊耀、蔡德耀、黃麗珍、劉一紅、李奕瀚、張素姍、王益利等,還有在臺灣劇場界發展的吳忠良、張偉來、劉佩芬、符宏征、陳明澤、林欣伊等,儼然近三十年來馬來西亞中文劇場的縮影。2000年代以降,或許有些改觀,增添了一些往中國大陸、香港的留學取經者(這裡純粹就華人社會範圍而言,不包括歐美、日本地區),但就戲劇發展與文化涵養的影響力而言,馬來西亞中文劇場的臺灣因素還是頗為強勢的。
整個論壇的企圖以三年為期(2018-2020),第一階段先聚焦在1990年代至今馬來西亞中文劇場的發展概況;第二階段則回顧二戰結束前後新、馬中文戲劇的發展走向與異同;第三階段則將中文劇場放在馬來西亞歷史脈絡中省思與研討,並可能觸及各大族群間的戲劇互動。既有橫向共時,又有縱向貫時的劇場史視野,兼具史料文獻、現身說法、他山之石、繼往開來,如此的壯志鴻圖,實在令人期待!
今次所參與的論壇活動,即為第一階段的展開,主題設定為「回返與重啟」。站在什麼樣的時代當口「回返」?「回返」到何時?或哪些年代?「回返」到何處?為什麼要「回返」?如何「回返」?要「重啟」什麼?「重啟」之後又將如何?所有關於這些問題的目的論及方法論,主要被歸約成兩天的議題:「生態與發展」以及「書寫與認同」,前者牽涉到當代與歷史,後者則與方法及認同政治;在兩天的議題之下,則再細分成「從民辦教育看知識生產導向」、「在地文化空間的突圍與想像」(以上為第一天)、「馬華劇場史的書寫路徑」、「身體、語言與問題意識的探索」(以上為第二天)等四個子題,觸及戲劇教育、表演空間、歷史書寫、認同政治等面向,從中可以感受到主辦單位及參與者們不言自明或者呼之欲出的政治潛意識,遠遠大過於戲劇美學潛意識,在兩天的論壇討論過程當中,關於戲劇作品演出的形式風格與美學特色,的確只佔很微弱的比例。
在第一天論壇的一開始,便邀請到ASWARA的老師及編導Fasyali Fadzly,以「政治與藝術之間」為題,做了一場提綱挈領的專題演講,雖然多為概念式的提問與宣言式的語言,內容略嫌粗略,但裡頭的確再次提醒了一些事情。像是在馬來西亞,旗幟、象徵或符號的顏色,都可能包含了政治在裡頭;有些藝術家其實沒有什麼政治立場,反而是被政治或審查單位定義為左翼或右翼;藝術家應該被障能夠自由地表達,政客應該不要害怕藝術家的批判(偏偏政客們基本上也不太會去看演出)。諸如此類的理念,強調「劇場作為一種抵抗行動」,在馬來西亞,劇場更經常是一種語言的行動。
有趣的是,主持人蔡兩俊以英語介紹,原本Fasyali Fadzly打算以母語馬來語發表演講,而由孫春美做華語翻譯,但因譯得不太順暢,有時台下聽眾還會幫著一起翻譯;到後來,應孫春美之要求,請講者改說英語,只是過了不久,講者又說回了馬來語。一場表述與翻譯的語言演出,「聽」起來已經像是一齣戲,後續的問答環節,甚至還牽引出了劇場演出提不提供字幕(在馬來西亞,華文劇場多半會提供英文字幕,但似乎還未曾見過馬來劇場提供中文字幕)、字幕打換速度等切實際的技術問題。政治無處不在!
論壇將戲劇教育放在第一個子題,看得出來對於戲劇教學與傳承的重視,不得不令人想到華教在馬來華人社會的歷史脈絡與重要意義,藉由華語文的學習而承續華族文化;而不論是專業或業餘的戲劇教育,可以說奠定了馬來西亞中文劇場的大部分基礎,很多人從中學時期就有了機會接觸戲劇,進而投身戲劇,甚至身為人師。在論壇當中,可以發現大部分的講者多半都是分享自己的親身經驗,從自己的資料檔案、記憶印象、劇場經歷、所感所思說起,有點「白頭宮女話當年」的感覺,個人的特色鮮明,各自的關注或有差異,對於整體的馬華劇場歷史,至少提供了一些可書寫的拋磚引玉面向;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書寫的行動策略與方法卻仍稀缺薄弱。
比較有點書寫模樣的,有「史料派」實踐者沈國明、黃愛明,有「媒體藝文書寫」觀察者陳燕棣、陳偉光,有「評論派」徐墨龍,其餘講者多半為劇場實踐者與戲劇教學者,「鬧劇場」的負責人鄧壹齡曾說「大部分的馬來西亞中文劇場人,多半一直在做,沒時間整理與回顧」。也許憂心忡忡者覺得百廢待舉,但晚做總比沒做好(later better than never),至少這兩天的論壇締造了這樣一個回顧與前瞻的交流平台;有些講者的報告雖然看起來像流水帳,但資料還算豐富,論壇「重啟」了可能與缺漏,現階段有志之士應該要積極投入口述歷史與田野調查的工作,「搶救」劇場歷史記憶;未來論文集的出版,倘若行有餘力,或許可以附上一份年表;至於更長遠的未來,應如吳友憑所說,要建置一個資料庫,形式與內容可以再討論。
隨著兩天論壇的進行與討論開展,關於種族、語言、歷史、文化源流與混雜、專業與業餘、教育、主體性、定義與範疇、年代分期與界定、創作與評論、詮釋與研究等等,諸多議題猶如猛虎出柙,一爆而出,一湧而上,都有待一一仔細釐清與辨證,這恰恰說明了,關心馬來西亞中文劇場的朋友們,還有好多「待辦事項」呢,捲起袖子,動手吧!